1. 多音字模式
列舉出多音字的所有拼音,用“,”分隔
2. 將 v 轉換爲 ü
顧名思義
3. 使用 5 標識輕聲
在“聲調數字”模式下,使用數字5表示輕聲。如“衣裳”-> yi1 shang5
4. 變調(和多音字模式不可同時啓用)
你好 -> nǐ hǎo -> ní hǎo
- 普通用戶單次轉換文本長度不可超過2000字符,VIP用戶無此限制。
漢語拼音(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,Chinese Pinyin),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,於1955年—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(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)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。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,作爲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。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佈該方案。1982年,成爲國際標準ISO 7098(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)。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。2008年9月,中國臺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“通用拼音”改爲採用“漢語拼音”,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,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,自2009年開始執行。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。